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主页> 黄帝内经养生>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来源:未知作者:ykk阅读: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运用到实际当中其实就是“辨证施治”的理念。在《 黄帝内经》中,治病其实治的不是病,治的是证。就医学本身而言,辨证施治所反映的正是中医的—条治疗原则——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 黄帝内经》指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日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即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地区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故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的阳气,而温其内寒。这是所谓“同病异治”即同样发病而治法不同。所以说气候寒凉的地方,多内热,可用寒凉药治之,并可以用汤液浸渍的方法,气候温湿的地方,多内寒,可治以温热的方法,以加强内部阳气的固守。治法必须与该地的气候相应,才能使之平调,但必须辨别其相反的情况,如西北地区之人有假热之寒病,东南之人有假寒之热病,又当用相反的方法治疗。
  所谓“同病异治”,就是说患者患的是同一种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但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不同。名医华佗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两个病人都是头痛,症状也一模一样,但华佗却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个用泄法,一个用汗法,结果两人很快就康复了。
  中医治病讲的是“证”,所谓“证”,是指一种综合状态,是人的生理状况所出现的失衡的状态。不要小看这个“证”,阴阳表里、虚实内外都在里面了。华佗治病所依据的就是这两个人的“证”,一个是饮食所伤造成的,属内实,应该用泻下法以去除食积,而另一个是感受寒冷之邪所造成的,属外实,应发汗以驱散风寒。也正因为华佗能够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准确地使用不同的药物,所以两人的疾病很快消除了。
  以人们常见的头痛为例,西医认为头痛就是头痛,谁来了都开同样的药,但中医不这样认为,在中医看来,头痛症状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同,如果是两边痛,是胆经出了问题;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后脑勺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前额痛就是胃经出了问题;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很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可能是肺气的问题。所以治疗时中医不会像西医那样,而是根据头痛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思维的一个关键点:同病异治。
  中医思维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异病同治”,就是针对不同疾病表现出的相同病理结果,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汉末医学家张仲景,有个很典型的“异病同治”的案例。
  两个病人,一个心慌、心跳、心烦,另外一个肚子痛,结果张仲景对这两个病人开的都是一个方子,都是小建中汤,用的治法都是温中补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他们病机相同,都是气血两虚。 心脏失养,就出现心慌、心跳,心神失养就出现了心烦,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经脉拘挛,就出现了腹部剧烈疼痛,所以都用一个方子来治疗,这就叫做异病同治,这也是抓病机的体现。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相对的,比如有的是高血压,有的是失眠、有的是发热,但是只要他们的“证”是一样的,就完全可以开同样的药方,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这与西医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在西医看来,只要是感冒就用感冒药,高血压就用降压药,肯定能把症状给消除,而不管感冒是由伤风引起的还是病毒引起的,高血压是由肥胖还是压力过大导致的。
  可以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体现,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之所以向普通读者讲解这些知识,是因为不仅医生治病需要坚持这一原则,我们平时 保健也需要。 养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所处环境、不同地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一成不变。

 (责任编辑:ykk)
 转载请注明: //m.donafilipa.com/hdnj/8110.html 一条根健康网
上一篇: 遵循五行生克规律不生病
下一篇: 人体是一个天然大药房>
图文推荐
热点文章
当季养生
推荐阅读

    ~欢迎咨询~


    一条根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54459737

    Tel:15157133610


    养生食材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1141899800

    Tel:136341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