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二便的通畅,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六腑不畅,常可导致便秘、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水肿、黄疸等病。如东汉张仲景曾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便秘证,总结出麻子仁丸、承气汤、大黄附子汤、厚朴三物汤等内服系列方药,以及蜜煎导、猪胆汁等外治方证治经验;金元张从正根据“阳明以通为顺”的理论,认为“大积、大聚、大秘、大涸、大坚”诸病,唯有“攻下之药”才是真正的补药,“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足”等学术见解与实践,奠定了清肠通便法在养生防病领域的运用基础。“以通为补”的观念逐渐被古代养生家采纳,形成了诸如“道在屎尿”(《六砚斋三笔》)、“东坡云: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要延年,清小便”(《茶香室丛钞》),以及“人要安康,腹中常清”等谚俗。
现代医学将超过48小时不排便,且伴有不适症状,或粪便干燥硬结而排便困难者称为便秘。便秘不仅仅表现为排泄困难,还常伴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于中老年便秘患者来说,因为排便困难而导致血压升高,乃至于诱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后果。通道清肠排便,可及时清除各种内源性代谢毒素,从而有益于身体
健康。近年来,有学者在“清肠通便”法则的启迪下,进一步提出了“排毒养生”、“排毒
养颜”的观念,并开发出减肥茶等保健品和相关的保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