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意守丹田(小腹部)方法,意守时区域不宜过小,强度不宜过强,应做到似守非守状态。可以默念“自己静”,“自己静坐好”,“白己静坐身体好”……等帮助入静态。
顺腹式呼吸:吸气时下腹部自然凸起,胸部微缩;呼气时下腹部渐渐缩回,稍呈下凹,胸部微展。腹式呼吸法练习时,意念应集中在下腹部,呼吸连绵不断,随着下腹部的凹凸变化而起伏。呼与吸均要求细匀而深长,练习时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
盘坐时上半身与平坐式大致相同,身体略前倾,两手平放在大腿上或相互轻握置于腹前。
《内经》认为气功、导引能调和气血,调理阴阳。如果能使肢体关节和筋脉舒缓放松,心静和调,这个时候就可通过导引来调整呼吸。“和于术数”即是指运用多种养生方法,锻炼身体。如古代道家的导引、吐纳和近代的“静坐法”及气功疗法等都属于这一类。
《内经》虽然没有“气功”的名称,但却精辟地论述了气功和练功的要领,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呼吸精气(调息),独立守神(调心),肌肉若一(调身)。”就是讲气功修炼的方法。独立,即主宰的意思;守神,是使神志守持在躯体之内,不使它外驰。换句话说,就是在排除杂念,精神清静的基础上,使神守于内,也就是气功的入静、意守的过程。古代医家认为,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就能排除干扰真气运行的各种不利因素,促进机体的气化功能活动。加之调节呼吸,放松肌肉,即调心、调息、调身的“三调”,正是气功中的练功三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