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这是《
黄帝内经》中关于秋季
养生之道的论述。“秋三月”是指农历七、八、九月。这个季节表现在天地之气上,特点是降大于升,收敛过于生发,天气下降,地气内敛,外现清明,所谓“秋高气爽”就是指的这个气象。秋季属金,在人体是属肺经,肺娇贵,十分怕燥,因此,秋季要滋养肺阴。人在秋季也要由
夏季的散发状态转入收敛,应该早睡早起,与鸡同步,使肾之志安宁稳定,以缓和秋气的肃杀;令心之神气收敛内藏,使秋气得以平和。
具体来讲,秋季“养收”的要义主要体现在起居调摄方面。
起居主要是指生活作息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保持身体
健康,就必须注意起居调摄,妥善安排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使其更加符合自然规律和自身的生理特点。
起居调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诸如作息安排、苦乐劳逸、衣食住行、站立坐卧等。其中,有规律的作息对健康非常重要。
宇宙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中,必然与之息息相关。因此,人们的作息安排只有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有益于健康。中医学认为:人类依天地而生,一年之中,四季的自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十分明显,人们应该根据季节变化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使生理功能保持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例如,
春季夜间缩短,白昼渐长,风和日暖,人们应早起,增加户外活动,沐浴温暖阳光,以应
春天的生机而养生,避免
睡眠过多,使人困倦、头昏;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
盛阴衰的变化;人秋后,白昼渐短,夜晚延长,可以早些就寝,早些起床活动;冬季昼短夜长,晚间宜早卧,早晨可稍迟起身,待日出再外出活动,以避开严寒。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内的所有活动都可能产生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而有规律的生活可以使机体形成条件反射,让各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能不知疲倦地长时间运行。如果不注意培养科学的作息制度,经常“开夜车”,必然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要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安排好日常生活节奏,做到每日定时睡眠、定时起床、定时用餐、定时工作学习、定时锻炼身体、定时洗澡、定时排便等,通过井然有序的生活安排,保证生机勃勃、精神饱满地投人工作和学习,保证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