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别名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芪、绵芪、箭芪、独根等口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备用。
黄芪的主要功效有:健脾补中,用于脾胃气虚的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乏力倦怠等症状;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弱所致气短、声音低微、呼吸微弱、喘息等:益气固表,用于气虚引起的自汗或汗多、容易感冒等症i
补气消肿,用于因气虚而水湿停留引起的浮肿;补气
养血,用于气血虚弱的贫血;补气通络,用于半身不遂、肢体疼痛等;补气升提,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黄芪与
人参、党参相比,人参补气作用强,且能生津安神;党参专补肺脾而益气;黄芪则补气作用不及人参,但能升阳固表利水。
黄芪用法也很多,既入煎药汤剂,也可煨汤食疗,同时能入丸散剂和浸酒等。由于黄芪性偏温,故对高热、大渴、便秘、湿热内蕴等实热证者属忌用;阴虚火旺者宜慎用口黄芪因炮制方法不同,分生用和炙用。生黄芪走表,治表虚自汗、容易感冒、气虚浮肿等;炙黄芪健脾补肺、补益气血。